古代中国打仗有着各种各样的阵法,为何才古代西方却没有这些阵法呢? ...( 二 )


胡俞回答道:“兵家所谓的‘骗民心’,毋宁说是骗民心!他们与大众的利益分享和对士兵的热爱只是手段 。他们一旦达到目的,就要‘鸟尽弓藏’;‘敌国灭,谋士亡’;他们不可能真的信任将军,而且不就说‘还师以击之,存亡之序’吗 。故其势弱,取之于国’?"
弟子伊斯梅尔问:“兵家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列举了‘五事’,‘七招’,三十二种观察敌情的方法和五种奸细的作用,提出了‘数而不战’,‘数多则胜,数少则无敌’ 。这些在今天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对吗?”
“是的!”
弟子玉梅问道:“中国人主张‘软武术’和‘心理战’ 。《易传》曰:‘善政而不攻,攻而不侵,攻而不战,战而不战,战而不败’ 。又曰:‘善战而不战,故谓之软武’;”《战国策》云:“凡伐国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必胜,兵必胜’;老师对这些有什么评价?"
“柔是指行动、心理战、谋略、武力上刚柔并济,这也是老子的思想 。老子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还说:‘善用人者’要用劲;中国武术讲究用人之力,不像西方拳术 。中国人的行为可以称之为‘温柔’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中国人灵活、聪明、有韧性;不好的一面是,我们肚子里的歪肠子太多了,人际关系太复杂了 。再者,中国人确实重视灵魂:善于读心术,善于公关攻心,习惯闭关自守 。这不是因为日本人重视精神体验,更多的是迫于外界的无奈 。”
弟子杨向问道,“中国人讲究应用阵法 。我听说过八卦,八卦,连环阵,七星北斗阵等等 。我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中国古书总爱渲染法律,看似天衣无缝 。一万个不能勉强,我一直怀疑它的真实性和作用 。就像中国文化偏爱谜题、迷宫、格律,反映了中国人爱面子、重形式的问题 。队形有很多种,如八种队形,如天球队形、地球队形、风队形、云队形、飞龙队形、飞鸟队形、虎翼队形、蛇平队形等 。还有人根据中国古代著名的“河图”和“洛书”的数学原理设计了八阵图和链图 。八阵图中八个环中任意一个环的八个数之和是260,链式图中13个环的个数之和是292 。如果按照环中的数字来部署兵力,那么各个方向的士兵数量总是一样的,首尾相连,环与环之间相互接触形成包围圈,敌人 。然而,这只是理论上的情况 。事实上,这种安排既麻烦又不切实际 。而且只能对付步兵,很难对付骑兵 。汉人军队以步兵为主,自相残杀有用 。但是,当蒙古人和满族人使用骑兵时,就很难对付了 。西方人也以骑兵为主,所以固定阵型不多,主要看实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