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五 )


4、长门:汉宫名 。汉武帝曾遗弃陈皇后于长门宫 , 司马相如为她写过一篇《长门赋》 。临邛:汉县名 , 司马相如曾在临邛饮酒 , 结识了卓文君 。这两句是说 , 梅花盛开的时候可以使被遗弃者见之有感而落泪 , 也可以使钟情的人触景兴怀而勃发 。
5、上春:即孟春正月 。这两句是说 , 梅花大概也知道自己飘落得早 , 所以赶在正月就开起花来了 。
赏析:
公元507年(梁武帝天监六年)旧历四月 , 抚军将军建安王萧伟出为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扬州刺史 , 何逊迁水曹行参军 , 兼任记室 , 深得萧伟信任 , 日与游宴 , 不离左右 。这首诗即写于第二年早春 , 诗题一作《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因杜甫在《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中有东阁官梅动诗兴 , 还如何逊在扬州之句 , 此诗遂引人注目 , 广为流传 。并由此引起许多纠葛 。因有些研究者疏于地理 , 错把诗中的扬州当作今天的扬州 , 就断言《梁书何逊传》不见扬州事 。(《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卷二十四引旧注)甚至附会出何逊在扬州为广陵记室(广陵即今扬州市)的说法(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卷二十五) 。其实 , 诗中的扬州 , 治所即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对这一点 , 宋人张邦基说得很清楚:余后见别本逊文集 , 乃有此诗 , 而集首有梁王僧儒所作序 , 乃云:时南平王殿下(即萧伟)为中权将军、扬州刺史 , 望高右戚 , 实曰贤主 。拥彗分庭 , 爱客接士 , 东阁一开 , 竞收扬马 , 左席暂起 , 争趋邹枚 。君以词艺早闻 , 故深亲礼 , 引为水部行参军事 , 仍掌文记室 , 云云 。乃知逊尝在扬州也 。然东晋、宋、齐、梁、陈皆以建业为扬州 , 则逊之所在扬州 , 乃建业耳 , 非今之广陵也 。隋以后始以广陵名州 。(《墨庄漫录》卷一)建业即今南京 。东阁一开 , 竞收扬马云云 , 正是杜诗东阁官梅动诗兴的注脚 。
兔园 , 汉文帝次子梁孝王刘武所建 , 亦称梁苑、梁园 , 《史记》称东苑 , 在今河南商丘市东 。逊时在扬州 , 为何诗一开头就标出兔园呢?这是因为建安王萧伟与梁孝王刘武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史记粱孝王世家》云:于是孝王筑东苑 , 方三百余里 。广睢阳城七十里 。大治宫室 , 为复道 , 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 。得赐天子旌旗 , 出从千乘万骑 。东西驰猎 , 拟于天子 。出言跸 , 入言警 。招延四方豪杰 , 自山以东游说之士莫不毕至 。而建安王萧伟呢?《梁书》本传云:伟少好学 , 笃诚通恕 , 趋贤重士 , 常如不及 。由是四方游士、当世知名者 , 莫不毕至 。齐世 , 青溪宫改为芳林苑 。天监初 , 赐伟为第 , 伟又加穿筑 , 增植嘉树珍果 , 穷极雕丽 , 每与宾客游其中 , 命从事中郎萧子范为之记 。梁世藩邸之盛 , 无以过焉 。建安王萧伟的芳林苑 , 恰似梁孝王刘武的兔园 。诗中的兔园 , 意即指芳林苑 。园中百卉 , 为何独咏梅花呢?这是因为梅花自有它独特的标格 。正当冰封大地、万木萧疏之时 , 梅花已预报了春天的来临 , 所以说惊时最是梅 。惊字用拟人笔法 , 突出梅花对节令转换的特殊敏感 , 尤为醒目 。接着衔霜当路发四句 , 则具体地描绘梅花的高标逸韵 。它不畏严寒 , 凌霜傲雪 , 嫣然开放 。正因梅花盛开 , 霜落其上 , 故曰衔 。正因梅花盛开 , 千娇百媚 , 与白雪相映成趣 , 故曰映 。却月观 , 凌风台 , 想必是园中的主要景点 , 自然梅花更盛 。雪虐风饕愈凛然 , 花中气节最高坚 。(陆游《落梅》其一)一个横字 , 写出了梅花凌寒怒放的高贵品格;一个绕字 , 写尽了梅花俏丽报春的妩媚情态 。从语法上讲 , 衔霜、映雪是动宾结构 , 枝横、花绕是主谓结构 , 这样就错落有致地写出了满园梅花盛开、光彩照眼的动人情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