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兴阑珊还是意兴阑珊 意兴阑珊,意兴阑珊读音( 二 )


“平身吧,诸位爱卿 。”李灵瞄了一眼殿中跪着的一帮大臣们 。
“先帝正值春秋鼎盛之际,遽然龙驭上宾,将这大好江山托付于朕 。朕虽德薄能鲜,如今也只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以期不负先帝重托 。诸位皆是先帝的股肱之臣,尚望能恪尽本分,尽心辅佐朕,上不负先帝眷顾之情,下不忘万民殷殷期许,为我朝开万世之太平 。”
“陛下,陛下天纵英明,礼贤下士,经营我朝税赋重地十数年间,国库充盈 。经天纬地之才令臣等望尘莫及啊 。臣等驽钝,承蒙先帝不弃,委以重托,虽肝脑涂地亦万死不辞矣 。”出列的是丞相钱维,他追随先帝起事于兵营之间,数十年间鞍前马后侍奉先帝,可谓是当今第一重臣 。如今已届古稀之年,但仍然精神矍铄,声若洪钟,丝毫没有老态龙钟之相 。
“如此,甚好!”李灵击掌赞道,“先帝走得匆忙,陵寝虽建了多年,但尚未完工,工部这边要会同各部尽快完工,庆幸只剩陵寝内的石工了,不然如此天寒地冻的,倒是不好开工 。”永泰帝走得太突然了,遗体又不可能久厝宫中,故其陵寝的修建自然成了重中之重的大事 。
“北安那边,朕已令秦德全传旨去了,先帝以孝治天下,理应诏其回京,奈何传闻北边胡人近年来又有蠢蠢欲动之势,北安乃本朝屏障,不可大意 。故朕加封其为镇北王,无需回京服丧 。自二十年前镇北王“长河关大捷”后,也利已蛰伏了二十年了,今我朝遭此大变,镇北王那边还是要厉兵秣马,枕戈待旦方为上策 。另,母凭子贵,慧妃侍候先帝多年,着令封为皇太妃,一应俸例赍赏......就与太后齐平吧 。”说起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李灵脑里确实有点模糊 。自从李睿贤北上戍边之后,他便南下建州 。十数年来虽偶有书信来往,但从未见过面,在李灵印象中,李睿贤还是小时候那个爱舞枪弄棒的少年郎 。此次不让李睿贤回京,其实不是李灵的意思,而是他母亲,当今皇太后的想法 。李灵新登基不久,也没什么主意,既然母后说了,虽觉有点不妥,但也不忍心就此违逆了母后 。
两件大事既已都落实了,李灵也就借机道乏先走,留下一班臣工自行商讨一些琐碎事情 。他要先去后宫向母后请安 。离京十余年,与母后没见过几次面,而今回京当了皇帝,他要好好弥补这十余年来欠下的人伦之情 。
(待续)


【意兴阑珊还是意兴阑珊 意兴阑珊,意兴阑珊读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