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的栽培养护技术大全「水仙的栽培管理 *** 」( 二 )


石蒜科水仙,属植物水仙,以鳞茎入药 。春秋采集,洗去泥沙,开水烫后,切片晒干或鲜用 。味苦、辛,寒 。有小毒 。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用于腮腺炎,痈疖疔毒初起红肿热痛;水仙根,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鳞茎 。功效清热解毒,捣敷或捣汁涂后可治痈肿疮毒,虫咬,鱼骨哽,但注意本品有毒,不宜内服,如果较大量地食用其球茎,会有温和的毒性 。有些人会将它和洋葱混为一谈--误食水仙花球茎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
水仙花的养护技巧
1、挑选种球要有讲究 。
主要注意看形状、观颜色、按压感三大要点 。看形:优质的水仙鳞茎,一般个体大、形扁、质硬,表皮纵脉条纹距离较宽,中膜绷得很紧,皮色光亮,根盘宽大肥厚,主球旁生有对称的小球茎;观色:从外表看上去,球茎呈深褐色、包膜完好、色泽明亮,无枯烂、虫害的痕迹为上品;按压:按压是选择、鉴别水仙花箭多少的主要手段,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球茎,稍用力按压,手感轮廓呈柱状,有弹性,比较坚实的,为花箭;手感松软,轮廓呈扁平状,弹性稍差的,则多为叶芽 。
2、选择适当的生长环境 。
水仙性喜阳光、温暖,要求空气湿度大,不甚耐寒,且怕炎热,营养生长期需要湿润而又不积水的沙质的土壤 。水仙和其它宿类多年生草本花卉不同,它具有秋季开始生长,冬天开花,春季贮藏养分,夏季休眠的特点 。
3、正确选择水培法或土培法对水仙进行栽培 。
水培法即用浅盆水浸法培养 。将经催芽处理后的水仙直立放入水仙浅盆中,加水淹没鳞茎三分之一的为宜,盆中可用石英砂、鹅卵石等将鳞茎固定,白天水仙盆要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晚上移入室内,并将盆内的水倒掉,以控制叶片徒长,次日晨再加入清水,注意不要移动鳞茎的方向,水仙水养期间,特别要给予充足的光照,白天要放在向阳处,晚间可放在灯光下,这样可防止水仙茎叶徒长,而使水仙叶短宽厚、茁壮,叶色浓绿,花开香浓,水养水仙,一般不需要施肥,如有条件,在开花期间稍施一些速效磷肥,花可开得更好,只要掌握了水仙养护的条件,就可以“花随人意开”;否则就会推迟,甚至光长叶不开花 。
2水仙花如何养水仙花水养法是促使水仙提前开花的一种栽培方式 。水养形式的水仙花为直箭状,植株叶绿而青翠挺拔,花枝亭亭玉立,芳香沁人,单瓣的花朵呈现金盏银盘状,而重瓣的水仙花花瓣黄白两色卷皱重叠,常常被誉为玉玲珑,深受种花人士的喜爱,也是冬季家庭养护的主要花卉之一 。
1、种球鳞茎选择
水仙花的鳞茎是决定水仙水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我们在挑选水仙鳞茎的时候,除了个头大、鳞茎紧实之外,还应该通过外形和手感来确定品种和预测花莛多少 。凡是鳞茎鳞皮为棕褐色,棱纹较细并且致密放入,都属于“金盏银台”的单瓣品种;而鳞皮棱纹粗而排列较宽的,一般属于“玉玲珑”的重瓣品种 。肩宽的扁圆形球,茎盘肥厚而宽阔的长椭圆形水仙花鳞茎,含有的花莛多;卵圆球形,茎盘圆而小的鳞茎,含有的花莛较少 。水仙头扁圆、坚实、色泽明亮,颜色呈现深褐色者为上品,底部凹入球体越多,说明 越成熟,品质也越好 。
2、种球切割
首先,我们应该剥去鳞茎球外部的褐色皮,除去伤口处以及芽周围的干硬表皮,露出里面白色的球体,再将鳞茎茎盘下的泥块、干根清理干净 。在种球切割时,采用纵切法或横切法切割均可 。如果采用纵切法,应该沿着鳞茎背、腹两面从叶束排列的空挡处垂直向下切至离茎盘2-2.5厘米的地方,进刀深以切透3-4片鳞叶更佳,背腹两面各切一刀,切后及时用手压背腹两面,使刀口裂隙加大,以利于各叶束顺 利抽生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小种球只需要纵切一刀 。我们在采用横切法的时候,在腹面离茎盘约2厘米处横切一刀,再由种球的两侧顶部两侧向下划直线与横切的刀口相交,球茎的背后保留作为依托,并将腹面逐层剥落,直至露出黄色芽体为止,随后再用刀将芽与芽之间的鳞片清理干净 。我们必须要注意切口平整,不能损伤芽体,对小种球也是横切一刀即可 。在种球切割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清洗,清洗相较于切割来说,较为简单 。
只需要将鳞茎置于水中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为一天一夜,这样清洗的目的为:让其充分吸收水分,不断膨胀 。清洗的重点为切口上 不断分泌出的粘液,需要不停地多次清洗粘液,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切割后出现硬痂 。当然,针对水仙花种球切口上不断分泌的粘液,我们可以用棉花对伤口进行覆盖处理,以防止切口受到感染 。为了展现艺术美,球茎的外面还可以割出各种各样的图案,但是在切割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以避免伤害到花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