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突发公共事件是指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 三 )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 。必要时 , 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 。
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全面 。
第四章 应急处理
第二十六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 ,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 , 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 , 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 。
第二十七条 在全国范围内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启动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决定 , 并向国务院报告 。
第二十八条 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 , 地方各级人民 *** 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
省、自治区、直辖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 。
第二十九条 省级以上人民 ***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机构 , 负责突发事件的技术调查、确证、处置、控制和评价工作 。
第三十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 , 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 ,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宣布为法定传染病;宣布为甲类传染病的 , 由国务院决定 。
第三十一条 应急预案启动前 ,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 *** 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 , 做好应急处理准备 , 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
应急预案启动后 ,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人民 *** 有关部门 , 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 , 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 立即到达规定岗位 , 采取有关的控制措施 。
医疗卫生机构、监测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 , 应当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 相互配合、协作 , 集中力量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
第三十二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 ,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 及其有关部门 , 应当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应;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保证及时运送 。
第三十三条 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 ,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 , 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 , 并可以依法对传染病疫区实行封锁 。
第三十四条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 , 可以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 , 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 , 及时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 。
第三十五条 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 , 应当按照预案的规定 , 采取卫生防护措施 , 并在***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
第三十六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指定的***技术机构 , 有权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进行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 , 对地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
第三十七条 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 ,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尽快组织力量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控制措施 。
第三十八条 交通工具上发现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需要采取应急控制措施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 , 其负责人应当以最快的方式通知前方停靠点 , 并向交通工具的营运单位报告 。交通工具的前方停靠点和营运单位应当立即向交通工具营运单位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 , 应当立即组织有关人员采取相应的医学处置措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