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突发公共事件是指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 四 )


交通工具上的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 , 由交通工具停靠点的县级以上各级人民 ***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主管部门 , 根据各自的职责 , 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 采取控制措施 。
涉及国境口岸和入出境的人员、交通工具、货物、集装箱、行李、邮包等需要采取传染病应急控制措施的 , 依照国境卫生检疫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
第三十九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 , 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 , 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 , 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
医疗卫生机构内应当采取卫生防护措施 , 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措施 , 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予以配合 。
医疗机构收治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 , 应当依法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接到报告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立即对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进行调查 , 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
第四十条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 , 街道、乡镇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力量 , 团结协作 , 群防群治 , 协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 , 向居民、村民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
第四十一条 对传染病暴发、流行区域内流动人口 ,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 应当做好预防工作 , 落实有关卫生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 应当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 。对需要治疗和转诊的 , 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三十九条之一款的规定执行 。
第四十二条 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 切断传播途径 , 防止扩散 。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 *** 应当提供必要资金 , 保障因突发事件致病、致残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
第四十四条 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时应当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 , 由***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 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 , 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 , 对 *** 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 , 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 , 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 ,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第四十六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 及其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 , 完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要的设施、设备、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应、运输和储备的 , 对 *** 主要领导人和 *** 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 , 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 ,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第四十七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 及其有关部门对上级人民 *** 有关部门的调查不予配合 , 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碍、干涉调查的 , 对 *** 主要领导人和 *** 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 ,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第四十八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 ***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突发事件调查、控制、医疗救治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 , 由本级人民 *** 或者上级人民 *** 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 , 依法给予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 ,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