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苏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国宝熊猫》是一本解读中国国宝,熊猫的“生”和“心”的趣味科学书籍,由作者叶永烈所著 。作者不单曾担任过电影《驯熊猫》的导演,写过剧本《国宝奇案》,还创作了长篇纪实文学《在抢救大熊猫的日子里》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宝大熊猫苏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国宝——大熊猫》教案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个奇妙的自然界里,动物永远作为我们人类的生存伙伴,与人类共存共荣,和谐发展 。在我们的周围既有勇猛凶险的狮子,聪明机灵的猕猴;又有温文尔雅的企鹅,高贵典雅的长颈鹿……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身影 。许多动物深得人们的喜爱 。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学生可能回答:喜欢澳大利亚的树熊 。喜欢南极的企鹅 。我喜欢中国的大熊猫 。)刚才同学讲到世界各地的许多动物,其中李明同学特别喜爱大熊猫,那么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大熊猫?(学生可能回答:活泼可爱的动物 。大熊猫毛色黑白相间 。它走路懒洋洋的 。它最爱吃竹子 。大熊猫会爬树 。)刚才几位同学从不同的方面给大家介绍了大熊猫,讲得都不错 。老师这里有一张大熊猫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 。(教师投影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学生纷纷举手,结合图片谈对大熊猫新的认识)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大熊猫?那么老师将带着大家走进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一文,近距离地观察大熊猫的神奇世界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研析新课
(一)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在阅读过程中对生僻字、词作适当标注 。(学生阅读课文)
好!请几位同学找找文中有哪些字、词的读音应尤为注意 。
(学生可能回答:“憨态可掬”的“憨” 。“笨拙”的“拙” 。“濒危”的“濒” 。“璀璨”二字和“繁衍”的“衍” 。)大家听完后,你同意刚才几位同学的意见吗?能否对刚才同学的发言评价一下?(学生发言)
教师评价:这几位同学评价很准确,说明他们不仅听得认真,而且发言很有见解 。下面,我们回到文章的题目上 。标题中的“大熊猫”是文章的说明对象,那么你们能否从题目找出大熊猫的特点 。(学生回答:是国宝 。)国宝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大熊猫的珍贵 。)

很好!大熊猫是非常珍贵的 。那文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大熊猫的“珍贵”?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独立思考后,同桌间讨论 。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讨论)
许多同学都举手了,那么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研究成果,究竟文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大熊猫的“珍贵”?
(学生回答:课文17小节中“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 。)
对 。这位同学一下子找准了17小节,我们一起把17小节来读读,看看大熊猫珍贵的原因何在?
(生齐声朗读后,学生回答)
对,是大熊猫“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的特点使大熊猫很珍贵 。
(师边概括边板书)

(二)同学们再思考思考,前文哪些语句具体表现了这三个特点 。
(学生快速在文中找,并作圈点,然后举手)
(学生可能回答:课文第6小节“大熊猫……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可以看出它体态可爱 。
课文第4小节“大熊猫……摇摇晃晃在草地上玩耍”,也可看出它体态可爱 。)
师:第4小节的确把大熊猫写得很可爱,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在这节中作者如何来写熊猫体态可爱的 。
(学生可能回答:我认为这节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语言显得很生动 。拟人和排比 。“有时……有时……有时……”是排比手法,“悠然自得”,“漫不经心”“摇摇晃晃”是拟人的动作 。)
师:对 。这些修辞手法把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掬的模样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 。还有哪些地方较明显地表现大熊猫的特点呢?
(学生可能回答:课文第15小节,“正因为……只有1000只左右”,这处突出了大熊猫数量稀少 。)
刚才同学们所找的语句都是体现大熊猫“珍贵”的特点,除了“珍贵”外,大家还从文中了解有关大熊猫的哪些知识?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圈划相关语句,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可能回答:生: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它们的繁殖能力很低,这既是它的习性,也突出它的珍贵 。生: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 。春季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少的山谷……夏季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 。生: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 。生:大熊猫成了最可爱的“贵宾”,但它不习惯这种生活 。生:大熊猫分布在我国地域十分狭窄……崇山峻岭 。生:大熊猫是素食者 。生:大熊猫食量很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