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案创作的3大规则 如何文案创作?

从2013年开始 , 每年都会有人问“新媒体行业的前景怎么样?”“做自媒体还有出路吗?”......
说起来也是挺有意思 , 这都6 7年过去了 , 问题还是那么些个问题 , 只不过结果是物竞天择 , 适者生存 。 新媒体总是在被唱衰 , 但也总有一批人风光无限的来到2019 。
之后 , 也还会是如此 。
每个行业都是这样 , 总有人中途退场 , 也总有人激流勇进 。 哪一年不艰难 , 哪一年不充满未知?
作为个人 , 与其整天预测未来 , 指点江山 。 倒不如去琢磨如何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如何在当下脱颖而出!
新媒体行业需要的能力很多 , 但写作能力肯定是一个关键竞争力 。 这个时代 , 人人能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 甚至形成爆款 , 影响到无数人 , 这的确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
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开始为自己或者为公司写作 , 但是文章好写 , 读者也确实是越来越挑剔 。 想让读者看到文章难、想让他们打开难、想让他们好好读完内容也难、想在读完后获得认同和转发那就更难 。
大多时候的真相往往是这样——在我们经过认真选题、策划、思考、绞尽脑汁的写完文章之后 , 得到的反馈可能是:

小李 , 你这篇文章这么写 , 读者根本看不下去啊!
小王 , 写文章要走心啊 , 这个看了没什么感觉!
小张 , 昨天不是发了一篇文章你吗 , 有没有看?
Jessica , 你要多看别人公众号文章怎么写的 , 好好学习一下 。
......
换言之 , 这篇文章大伙不想看 , 也看不下去 , 可能掉头就去看别人家的文章了 。
你肯定也很无奈 , 老贼也经常会碰到 。
因为我们写文章肯定是认真对待的 , 谁都想写好 。 明明在接到选题后是有认真思考 , 还收集了很多资料 , 写的时候也是文思泉涌 , 引经据典 , 感觉也不错啊 。 怎么最后就都看不下去呢?哪里不对?
老贼也经常会去反思 。
很可能是我们在写作时 , 过于关注文章内容的撰写 , 却往往忽视了一些内容创作的基本点 。
接下来 , 老贼就给大家分享写作时需要时刻注意的3个策略 , 它们会让你的文章更受欢迎 , 很多大V们也都在用 。
一个原则
避免知识诅咒
在《Made to Stick: Why Some Ideas Survive and Others Die》一书中 , 有一个很著名的概念——“知识的诅咒” 。
所谓“知识的诅咒” , 就是一旦当你获得某种知识后 , 你就很难想象别人不知道这种知识时的情景 。
而这就很容易造成“拥有某种知识的人”与“未获得这种知识的人”之间的认知障碍和沟通障碍 , 当我们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解释给别人的时候 , 因为信息的不对等 , 很难把自己知道的完完全全给对方解释清楚 。
就像你每年过年回家 , 很难向你的七大姑八大姨 , 还有爷爷奶奶解释清楚新媒体运营是做什么的 。
特别是在我们写文章的时候 , 这种“知识的诅咒”一不注意就会表现出来 , 总是会觉得:这个常识读者应该都知道了 , 不用怎么介绍;那个概念读者也应该懂 , 不影响阅读 。
但现实是 , 大部分读者还真的就是不知道 , 你觉得他懂而已 , 可能就是那些你觉得无意义的点“杀死”了读者 。
所以 , 写文章首先就要避免知识诅咒 , 时刻提醒自己站在用户视角去创作和叙述 , 不要拉大你与读者的认知差距 , 而是缩小这种知识的不对称 , 不然再好的内容他可能也读不下去 。
那么如何让自己站在用户视角呢?
再多的方法也敌不过自己和读者打成一片 , 让自己也变得用户中的一员 。 很多大V运营团队这一点都是尤为重视 , 粉丝群都快赶上家人了 。
另外 , 内审和外测也是老贼常用的 。 所谓内审就是自己检查 , 我经常在写完文章后会再看几遍 , 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逻辑和表达 , 尽量避免陷入知识的自嗨 。 而外侧就是你可以从读者里面挑一些“阅读体验官” , 让他们帮你“干掉”那些自我视角的无用信息 。
三个步骤
1、 创造认知缺口 , 激发兴趣
文案界传奇人物约瑟夫·休格曼著作的《文案训练手册》中 , 有一观点我一直奉为经典 , 休格曼一直在书中强调:
一则广告里的所有元素首先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而存在 , 就是使读者阅读这篇文案的第一句话——仅此而已 。
什么意思?就是说一个广告里的每一个元素首先都是为了引导读者开始看广告 。 这是针对当时的广告文案的 , 换到现在写文章也一样 。

推荐阅读